首页实用技巧
基金的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谁更有效?
发布日期:2009-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投资策略分为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两种,主动投资是否有效一直受到理论和实证的质疑。随机漫步理论认为主动投资是无效的,最佳投资组合就是指数基金,飞镖选股或者猩猩选股收益超过基金经理的报道不断见于报端。如果主动投资基金超越指数基金只是偶然事件,而且我们事先并不知道某位明星基金经理能否持续超越指数,那么主动型基金存在的价值就值得怀疑。从实证角度看,牛市情况下例如20062007年,主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低于指数型基金,这是因为在牛市初期和中期,主动型基金的仓位比较低;而在熊市时,主动型基金由于降低仓位损失小于指数基金。那么在一个完整的牛熊市周期或者长期而言,主动型与被动型投资孰优孰劣呢?本文从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  乔峰

  理论推导:

  一个完整市场周期无非出现先涨后跌、先跌后涨两种情况,只是先后出现的涨跌幅度不同。我们假设出现指数先上涨100%,再下跌50%(即回到原点);先上涨200%,, 再下跌50%;先下跌50%,再上涨50%;先下跌50%,再上涨100%(回到原点)四种情况,对被动型、主动型投资的结果分别计算比较。

  被动型投资跟随指数,全程满仓,就是指数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根据募集约定在60-95%,平均仓位75%,牛市平均获得指数75%的收益,熊市平均承担指数75%的损失。两种基金初始市值均为100%,不考虑管理费、佣金成本,也不考虑主动型基金投资债券、新股、定向增发收益。

  指数先上涨100%,再下跌50%

  指数基金

  上涨:100%*1+100%=200%。下跌:200%*(1-50%)=100%。周期收益为0

  主动基金

  上涨:100%*1+100%*75%=175%。下跌:175%*1-50%*75%=109.4%。周期收益9.4%,超越指数基金9.4%

  指数先上涨200%, 再下跌50%

  指数基金

  上涨:100%*1+200%=300%。下跌:300%*1-50%=150%。周期收益50%

  主动基金

  上涨:100%*1+200%*75%=250%。下跌:250%*1-50%*75%=156.3%。 周期收益56.3%,超越指数基金6.3%

  先下跌50%,再上涨50%

  指数基金

  下跌:100%*1-50%=50%。上涨:50%*1+50%=75%。周期收益-25%

  主动基金

  下跌:100%*1-50%*75%=62.5%。上涨:62.5%*1+50%*75%=85.9%。周期收益-14.1%,超越指数基金10.9%

  先下跌50%,再上涨100%

  指数基金

  由于是回到原点,周期收益为0

  主动基金

  下跌:100%*1-50%*75%=62.5%。上涨:62.5%*1+100*75%=109.4%。周期收益9.4%,超越指数基金9.4%

演算得出结论,无论市场先涨后跌还是先跌后涨,并且涨跌幅度不同的情况下,经过一个完整周期,主动型投资效果都要优于被动投资。主动投资超越被动投资的关键是熊市时亏损少,由于熊市结束时留存的资产较多,即使牛市来临时收益率低于指数基金,经过完整周期主动投资仍然能够超越被动投资。这和某些投资大师的格言不谋而合:证券投资不是比牛市中谁赚得多、赚得快,而是比谁在熊市中亏得少,比在市场中谁活得长。

  理想的投资策略是在熊市持有主动型基金或者空仓、买债券基金,进入牛市后买指数基金。但是有两个问题:第一没有人能够持续、准确地预知未来3个月、6个月、一年指数上涨还是下跌。第二牛市的起点就是熊市的终点,熊市里仓位越低越好,在谷底到来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熊市已经结束,投资人和基金经理不可能从轻仓、空仓立即变成满仓。从牛市转熊市的时候情况亦然。

  实证检验

  2009430上证指数收盘2477点,与这一收盘指数相近的分别是20088112470点和200612262479点。这段时间正好构成上涨、下跌;下跌、上涨两个完整周期。我们随机挑选了有完整交易记录的交银成长519692、添富均衡519018、银华优选519001、海富优势519013四只偏股型基金和指数基金大成300A,对比他们的表现。因为要考核基金真实运营效益,假设基金分红到账后继续买入原有基金,并考虑分拆因素。

  在20061226-08年8月11先上涨后下跌的周期中,交银成长、添富均衡、银华优选、海富优势分别超越沪深300指数基金40.318.82610.9个百分点,4个主动基金平均超越指数基金24个百分点。在2008811-09年4月30先下跌后上涨的周期中,上述四个主动基金分别超越沪深300指数基金4.3-3.15.87.4个百分点,主动基金平均超越指数基金3.6个百分点。在20061226-09年4月30两个周期后,上述四个主动基金分别超越沪深300指数基金48.715.535.420.7个百分点,主动基金平均超越指数基金30.1个百分点。呈现时间越长,主动基金优势越明显的特征。

  主动型基金在20061226-08年8月11周期中显著超越指数,不只是因为2007年获得丰厚收益、2008年减仓,丰厚的新股申购和定向增发收益是重要原因,虽然定向增发解禁后有亏损案例,但整体而言利润丰厚。2008811-09年4月30周期几乎没有新股收益,主动型基金的超额收益也明显减少。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有现象。

  4个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的12次对比中,只有添富均衡在一次短周期比较中失利,这与其20084季度至20091季度前半段仓位较低有关,在统计分析中属于例外。读者可以注意到,在样本选取中没有华夏、兴业等明星基金,四个主动基金排名中间甚至靠后,分析结果更加有说服力。

  添富均衡的一次失利说明仓位如果没有随指数变化及时调整,就有可能在市场周期中输给指数。对于基金应该如何根据指数涨跌调整仓位,作者将在今后的文章中进行数量化的研究。

  图表是截至200958晨星190家一年以上历史、157家两年以上历史的股票型基金排名中,部分指数基金最近一、二年的排名。

  可以看出指数基金的绩效在长期排名明显靠后,被动投资并无优势。读者可以查阅三年以上历史的股票型基金排名,指数基金排名仍然靠后。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主动基金可以获得新股申购、定向增发收益,这是国内主动基金明显超越指数基金的重要原因。

  既然我们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证明,主动投资就长期而言是可以超越被动投资的,并不需要基金经理有超人的聪明才智,那么指数基金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这个有趣的问题需要指数基金经理回答。(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