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技巧
将投基进行到底
发布日期:2009-11-0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文兴   

我一直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女人一生中的四件大事即为工作、相夫、教子与理财。我一直都想做一个财智女人,因为那样的女人最自信也最吸引人。所以,一直也在理财的一些BBS潜着水,学着别人的理财经验,千方百计找寻着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我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最好的理财工具,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因为每一种理财工具都有着它的优点与不足的地方,只要它适合你,那么就是最好的,我选择的便是基金这一理财工具。

基金的起点较低,而且属于专家理财,我个人认为比较适合我们这些刚工作不久的,没多少本金的且没有专业理财知识的年轻人。

还是在2006年的时候,我在理财BBS上听说了基金一词,当时我的理财方式还是最简单的记流水账,钱放在银行里存定期。总看到别人说买货币基金比钱定存要划算,可就是不懂什么是基金,并且不知道如何买。时常从报纸上看到别人写的关于基金定投的文章,起点只要两百元就可以,感觉很不可思议,很想尝试一下,因为有太多的理财案例上介绍基金这种工具的,我想一定是个好东西,便到银行咨询。可是,那时候我所在的小城买基金的人并不多,所以银行的人员对销售基金的业务流程也不是很熟悉,只是告诉我起点是一万元,我很失望,为什么和网上说的不一样,不是说起点一千元吗?不是说每个月可以起点一两百元的吗?

2006年的股市行情很好,看着网上买基金的人越来越多,而我却始终没买成,心里是有些不甘,终于在10月份的时候,在建行成功认购了5000元一只基金,且成功定投了一只基金。其实,当时我甚至连认购与申购都不是很懂,选择的基金也是在网上看着人家说哪只好就买哪只的,买完后很兴奋,觉得好像就要发财了一样。接着成天在一些基金BBS上混着,知道了一些最基本的基金常识,随后开通了网银,开始了我的养基生涯。

因为赶上了大牛市,我的小鸡们都翻了一番,也因为没有经验,一直对风险视而不见,2007年的时候是根本看不上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觉得它们涨得太慢。不过,我的浅薄很快得到了教训,2009年我买基金就要相对成熟和理智一些了。虽然在基金上没有亏钱,只赚了不到10%的钱,但是,学到的经验却是真正用钱和时间换来的。回首买基三年,得出以下教训与经验:

1.买基前一定要测算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且要清晰地知道买基金的这部分资金是用于什么目的,是短期保值,是孩子教育,是购房款还是养老储备。只有先定下这些明确的目标,才能选择适合自己所需要的小鸡。比如货币基金,虽然收益率低,但是它确保了你的资金安全性与流动性,如果它适合你,那么它就是最好的理财方式。

2.坚持智能定投,最好选择指数型基金或是净值波动较大的主动型股票基金。同时,定投之后不能不闻不问,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设置一个止盈点与止损点,比如当达到25%的收益率时,便主动赎回一些份额,以确保收益;当亏损到25%时,便加大定投的金额,以摊薄成本。

3.合理配置鸡窝,也就是第一点的延续。最好按一个比例配置它,比如一次性投入一万块钱,按46的比例,买4000元的货基与债基,买6000元的股基与指基,并且一直按这个比例进行下去,当60%的股基收益达到70%时,便将部分资金转到货基上去;当60%的股基不足这个比例时,便转些货基的钱到股基上去,确保这个比例。然后在60%的股基与指基当中,最好也有一个配置,常见的有核心卫星式:即80%买一些老牌的名基,20%买些热点类的涨幅快的基金;哑铃式,即大盘和小盘的基金配合,成长型的和价值型的配合;还有一种叫足球式,即防守加进攻加中场,按照基金的风格选择配置。

  总之,选择基金时,要看公司,看产品,也要看业绩,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基金,并且给予它信心与时间,那么便一定会有回报。(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