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技巧
“五朵金花”与价值投资
发布日期:2010-1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资产管理规模扩张,基金在证券市场上所占比重日益增加,2003年,以基金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掀起一波轰轰烈烈的价值回归行情,价值投资理念的主流地位成功确立。

  2001年以前的10年时间里,我国证券市场主要以价值创造理念为主导,2001614,上证指数达到2245点历史高位,此后4个月中,A股迅速跌至1515点下方,在这次迅速终结的牛市神话后,以概念炒作为主导的庄股投资理念开始逐步淡出市场,包括基金在内的市场投资者都在积极探索与市场相适应的新的投资理念和赢利模式,重树A股的价值中枢重塑。

  2002年开始,证券界对于价值投资的探讨重新回归,对高成长行业的价值挖掘形成市场共识。200211月,证监会颁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QFII制度的实施对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理论上的巨大冲击,一种以研究为先导,价值挖掘为主要目标的投资理念正在形成过程中。

  2003年上半年,在研究驱动投资原则的指导下,基金管理人通过深入研究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行业发展的景气度、并及时发现行业运行拐点,在市场低迷阶段,大举建仓被业内誉为五朵金花的钢铁、石化、能源电力、银行、汽车五大行业中的大盘蓝筹股。随后,此前被疯狂炒作的资产重组概念股、ST板块等遭遇深幅调整,而前述五大行业则走出一波结构性牛市,给基金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价值投资理念主流地位正式确立。

  实际上,价值投资理念能够在2003年树立其主流地位,与当时市场环境、监管条件等因素是分不开的。2003年,第一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正式入市,在此之前,通过QFII公布的上市公司调研名单充分显露其价值投资取向,这对当时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79,首家QFII正式进入二级市场,大举建仓钢铁、港口等大盘蓝筹,这与基金当时风格极为吻合,最终演绎了五朵金花蓝筹行情。而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严查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有力地限制了机构对于重组等高风险题材的炒作和投机。

  不过,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价值投资的看法随着行情的起伏。2003年底到20044月,大盘走势如虹,五朵金花全面盛开,市场对价值投资推崇备至;随后的3个月,行情急转直下,五朵金花的表现也开始出现分化,直至8月份,大盘加速下跌、指数击穿1300铁底五朵金花在这一过程中几乎全面凋零,市场对价值投资看法也发生了逆转,巴菲特陷阱价值投资困境“A股应该价值投机等喝倒彩声开始充斥市场。证券理论界对价值投资和估值方法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