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技巧
灵活应变的“价值传道士”
发布日期:2012-0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威廉·米勒对于投资的最早记忆是幼年时与父亲的一次对话。10岁的米勒注视着父亲读的财经报纸,发现它与体育版的样子很不相同,父亲告诉小米勒,那是股票和股票的价格,如果你看这里,你就会看见加了一个1/4。如果你拥有这个公司的1股股票,你就比昨天多了25美分。好奇的米勒继续问,为了得到那个25美分,人们必须做什么?父亲回答说:什么也不用做,它自己就挣来了。一代投资大师对于投资的启蒙教育就这样开始了。
  尽管米勒向往这种不用做事就能赚钱,小时候的兴趣并没有成为他大学时代的选择。米勒在大学主修的是经济和欧洲历史。之后,他攻读了哲学博士。1981年,米勒加入到莱格·梅森公司做研究指导,并与次年开始参与管理莱格?梅森价值信托基金。
  1982年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谷底,但米勒和他的搭档极其严格地遵守他们的价值投资方法,比如更多地考虑低市盈率、低账面价格或者低的价格与现金流动比率等因素,这类股票表现如此之好,令他们的业绩十分突出。从1982年到1986年春季,他们成为美国所有基金中表现最好的基金,甚至超过了鼎鼎大名的富达·麦哲伦。从1991年,米勒开始独立管理价值信托基金。
  在投资上,米勒是绝对的价值传道士,但他说自己并不是固守价值的笨蛋,比起其他价值管理人,米勒更具灵活性,这使他高居于众人之上。许多人吸收了格雷厄姆在采访中和在《智力投资者》中表述的思想,并从中吸取最简单实用的规则。价值远不止如此。
  戴尔和美国在线是米勒投资生涯中的两个经典案例。按照常理,美国在线和戴尔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其他价值基金中,而是出现在增长型投资者的名单中。对此米勒的解释是:价值和投资这两个字对我们都很重要。米勒说,首先他不相信许多自称进行价值投资的人做过细致的评估工作。第二而且是更加重要的,他们肯定没有投资,只是在做交易。他们购进股票,如果股票上升50%或者100%,或者上升到某种历史高度就出手,他们基本上是交易者。人们观察我们的投资组合时,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这些公司的名字:戴尔、美国在线和诺基亚,他们大多是增长型投资者购买的股票,但我们实际上是在它们很便宜的时候购进的。我们在戴尔和美国在线上的投资盈利是30-40倍,而大多数投资者鲜有持股持到翻成3040倍的,挣了50%、100%、200%就算是幸运的了。我们得到如此收获仅仅因为我们是在这个公司投资,而不是交易它们或者努力猜测它们什么时候会反弹。我们不把时间花在猜测股价的动向上,而是花在评估企业上。
  自从1991年米勒独立掌握价值信托基金以来,年年击败标准普尔500指数,而更加声名显赫的彼得·林奇只是连续7年做到这一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