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技巧
国内外对冲基金发展之比较
发布日期:2013-12-09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张哲  吴昊

   据全球对冲基金研究机构HFR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球对冲基金总规模达到25100亿美元。

   例如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联合基金,管理规模约1300亿美元,利用杠杆交易,用宏观投资策略从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和判断中获利。英仕曼集团是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680亿美元,其业务分三大类:AHL(管理期货基金CTA)、GLG(由30多个策略的基金组成的多策略基金)以及刚收购的FRM(对冲基金的基金)。

   除此之外,举世闻名的对冲基金还有斯蒂芬·曼德尔创建的孤松资本,采取长短仓对冲的策略,大卫·肖创建的德劭基金,投资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詹姆斯·西蒙斯创建的文艺复兴科技,专门雇佣数学、物理博士,由电脑做出交易决策,还有2012年最赚钱的对冲基金阿帕卢萨,偏价值投资,押宝金融危机后的银行股,以及鼎鼎大名的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等等。

   从业绩来看,美国对冲基金行业的业绩相对于大盘指数表现良好,自200011起到2012年底的12年时间里,美国对冲基金整体平均年回报在5.7%左右,同期美国股市年回报率仅1.5%

   与国外对冲基金机构相比,国内对冲基金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较小,对冲手段运用较少,策略也较为单一,多以股票型为主。按照好买基金的分类,国内对冲基金策略类型大致有股票型、市场中性、套利、宏观策略、债券型、定向增发、管理期货、多空仓型。

   国内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仍以股票型为主,规模在30亿及以上的有重阳投资、泽熙投资、星石投资、尚雅投资等私募机构,不过随着近些年来衍生品的增多,国内对冲基金的策略也在多元化,特别是一些一线私募也在尝试发行对冲产品,例如朱雀阿尔法1号、君享重阳阿尔法对冲1号等产品。

   虽然其他策略并未形成一定量级规模,但是仍有不少采取另类策略的投资者业绩表现优异。例如采取管理期货策略的白石组合1号,今年以来收益率为88.95%;采取宏观策略的梵基1号,今年以来收益率为77.17%;采取定向增发策略的博弘数君,旗下产品收益普遍超过40%;采取股票型策略的私募基金中,创势翔1号今年获得99.74%的收益率。

   整体来看,国内私募行业发展历史较短,自2007年股市复苏、公募基金经理投身私募后才开始快速发展,业绩稳定性较差,随着未来私募规范化发展、金融衍生品不断丰富和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不断繁荣,国内对冲基金仍有较长道路要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