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定投
智能定投之均线偏离法
发布日期:2014-03-31    来源:融通基金

    一、均线偏离法综述:
  方案核心:根据在扣款前n日(绝大多数为T-1日)时,投资者所选取的参照指数的收盘价相对于该参照指数某均线的值的偏离度,来确定当期具体定投金额。
  偏离度=【(T-n日时参照指数的收盘价 — T-n日时该参照指数某均线值)/ T-n日时该参照指数某均线值】*100%
  这种智能化处理方法本质上借助了技术分析手段,是目前国内提供智能定投服务的机构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提供机构主要有工商银行、融通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长盛基金等。
  在这种智能定投方式下,投资者可事先选定某指数作为参照指数,一般可供选择的参照指数主要包括上证综指、上证180、深证成指、深证100、沪深300等全市场指数和市场代表性强的规模指数;然后设定基准均线,一般可供设定的基准均线主要包括30日、60日、90日、120日、180日、250日、500日、10年均线等;之后,设置T-n日时参照指数收盘价对该指数某根已设定的基准均线的偏离度,以及该偏离度对应的扣款金额,其中偏离度可设定为±5%、±10%、±15%、±20%、±25%、±30%等,但也有不少机构不需要投资者自主设置偏离度及其相应扣款金额,而是提供了不同偏离度对应不同扣款金额等级的方案;若机构已经提供了偏离度对应不同扣款金额等级的方案,那么,投资者最后还需要自行确定级差,即确定当偏离度触发扣款金额调整条件时,提高/降低扣款金额相对于正常扣款金额而言的增减幅度,一般为10%、20%、30%。

    二、实证分析案例及结论

方案说明:

定投基金

华夏收入、国泰金鹰增长、嘉实沪深300

参照指数

上证综指

标准扣款金额

1000

最低扣款金额

100

级差

10%

基准比较日

T-1(扣款日的前一交易日)

定投扣款日

每月15

模拟定投区间

1年期(2010.12.15~2011.11.15);

3年期(2008.12.15~2011.11.15);

5年期(2006.12.15~2011.11.15

参考均线

30日均线、60日均线、180日均线、250日均线、500日均线

偏离度

对应定投金额

依次类推

依次类推

30%

700

20%

800

10%

900

±5%

1000

-10%

1100

-20%

1200

-30%

1300

依次类推

依次类推


  通过对该方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种智能定投方式能够实现一定的正相对收益。从参考均线上看,选取长期均线作为参考均线更易获得正效应,如180日均线、250日均线、500日均线,而在30日均线、60日均线这两条中短期均线上的正效应较弱。从不同类型基金来看,这种方案在指数型基金上的正效应更为明显。
  具体而言,对该智能定投方案的实证分析的结论主要有三点,如下:
  1、在这种智能定投方案下,选取与基金投资风格较契合的参照指数是关键的第一步。
  尽管众偏股型基金的业绩表现均首先受到基础市场(即A股市场)的影响,但不同风格的基金业绩在整体上仍存在差异。为了使得所选取的参照指数能够尽量反映这种差异,在选择参照指数时,投资者也需要判断并选择与基金投资风格较契合的参照指数,如上证综指可适用于平衡型,上证180、沪深300可适用于价值型基金,深证成指、深证100可适用于成长型基金等。这是参与这种智能定投方案并力图实现一定成效的关键的第一步。
  从分析结果来看,虽然由于可供选择的、成立时间长且中长期业绩表现中上的基金数量较少,我们没有分别从各类型基金中选取多只基金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但结论1侧面地从这种智能定投方案在嘉实沪深300上取得的效果最为优良的结果中得到论证。在A股市场上,大盘股流通市值占总流通市值八成左右,对上证综指的走势起决定性作用,因而,上证综指有条件成为大盘风格基金尤其是大盘平衡型基金的参照指数。相对大盘平衡型的华夏收入、国泰金鹰增长而言,嘉实沪深300大盘风格不仅突出而且持续性非常好,同时,嘉实沪深300持续保持高仓位的运作方式以紧密跟踪与上证综指走势高度相关的沪深300指数的市场表现,因而,上证综指与嘉实沪深300之间的契合度更高,在这一智能定投方案下,嘉实沪深300便表现出更为良好的智能定投效果。
  2、在这种智能定投方案下,定投指数型基金的效果更良好。
  这在对结论1的分析中已经有所说明。在A股市场上,大盘股流通市值占总流通市值八成左右,对上证综指的走势起决定性作用,因而,上证综指有条件成为大盘风格基金尤其是大盘平衡型基金的参照指数。相对大盘平衡型的华夏收入、国泰金鹰增长而言,嘉实沪深300大盘风格不仅突出而且持续性非常好,同时,嘉实沪深300持续保持高仓位的运作方式以紧密跟踪与上证综指走势高度相关的沪深300指数的市场表现,因而,上证综指与嘉实沪深300之间的契合度更高,在这一智能定投方案下,嘉实沪深300便表现出更为良好的智能定投效果。这一结论可以推广到其他指数型基金的智能定投应用中。
  3、180日、250日、500日等长期均线较适合作为参考均线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在该智能定投方案下,不论是1年期、3年期,还是5年期的智能定投,选取长期均线中的180日、250日、500日均线作为参考均线取得正相对收益率的概率均高于以中短期均线中的30日、60日均线为参考均线时,而对于中短期限定投而言,60日均线的效果又稍好于30日均线。
  (2)在该智能定投方案下,250日、500日均线尤其是500日均线,作用于5年期左右以及更长些期限下的定投的效果更为优良;180日、250日均线尤其是250日均线,作用于3年期左右的中期定投效果更显著;60日、180日均线尤其是180日均线,作用于1年期左右的短期定投效果更佳。同时,结合本文结论与我们早前对不同投资期限下普通定投效果的分析结论,从定投期限上看,期限较长的定投更能凸显出分散投资风险、摊低持有成本的作用,短期定投的效果则往往有限,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参与定投时应至少考虑坚持3年以上。
  对于在该方案下长期均线与中短期均线作为参考均线的应用效果的差别、以及不同均线在不同投资期限下应用效果的差别,分析其中原因认为:
  (1)从取得正相对收益率频率的角度来说,在这种智能定投方案下,智能的效果取决于所选取的均线能否较好地划分出参照指数的相对高低区域,而中短期均线变动较灵敏,相比长期均线而言,其更能够较及时地反映指数调头向上或调头向下的走势变化,但却不能够像长期均线一样从一个相对较长期限的角度将指数划分出相对高位区域与相对低位区域,因此,180日、250日、500日作为参考均线时的效果更为良好,而60日均线的效果又相对良好于30日均线。
  (2)不同均线在不同投资期限下表现出差异化的应用效果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均线的数值是由不同期限中指数收盘价所计算的均值,代表着指数不同期限下的平均市场表现,因此,不同均线在反映不同期限下指数相对高低区域的效果上必然会存在差异。这也就是我们根据实证结果,只说明了在该智能定投方案下,“250日、500日均线尤其是500日均线,作用于5年期左右以及更长些期限下的定投的效果更为优良”,而非简单地说明“250日、500日均线尤其是500日均线,适合于选作长期定投的参考均线”的原因。因为,如果把定投期限进一步拉长,如10年、20年,那么适合选作参考的均线不应是250日或500日均线,而是更长期的均线。(来源:众禄基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