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融通视点
医疗行业长期回报值得期待
发布日期:2014-05-16    来源:融通基金
    医疗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昙花一现?
    2014年能否继续“牛”下去?
    近期为何出现回调?
    2014年5月15日,融通医疗保健基金吴巍做客融通基金“嘉宾有约”栏目,与投资者在线分享了医疗行业投资机会。他认为,今年的投资是机会和风险并存,医疗行业长期回报值得期待,而今年最大的风险是新股开闸、股票供给增多所带来的估值下移的系统风险。
    长期回报值得期待
    吴巍坦言,下半年医疗主题基金能否创新高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投资一个健康向上、充满变革的行业,长期回报值得期待。
    “机会来自于整个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在老龄化、消费升级、疾病谱变化等三大因素的支持下,其行业的内生增长动能仍在加速,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对于这样一个需求巨大、同时伴随体制变革的行业,未来充满着投资机会。”
    从行业目前自身情况看,虽然有药品降价、医保控费等不利因素,但这些都是医疗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因素。由于整个医疗需求巨大,所以未来能够继续创新来满足患者和健康人群需求的上市公司,仍然会长大。
    对于一个我们身边能够感知到的朝阳行业,可能会因为证券市场原因而出现短期回调。但对于一个基本面中期向上的行业,只有给多一点耐心,相信长期投资者能够分享中国医疗市场不断壮大所带来的回报。
    今年最关注IPO开闸、股票供给增多带来的估值下移风险
    吴巍介绍到,去年医疗基金的收益是非常不错的,整个医药指数涨幅在35%左右。但是,医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只有15%左右,也就是说,去年医疗股的大牛行情有很大结构性原因。正如去年创业板指数翻番,也是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金选择的一个结果。
    今年由于新股IPO重启,股票供给增多,成长股可能会出现挤泡沫的过程,部分医药股票也将难以幸免,所以不会出现去年那么好的涨幅,今年医疗基金表现可能不会如去年亮丽。而整个新股开闸、股票供给增多所带来的估值下移的系统风险,也是他今年下半年最为关注的一个风险。
    目前减少系统风险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整体持仓比例,尤其是降低一些主题性资产的持仓。
    融通基金“嘉宾有约”是融通基金官方网站推出的在线交流栏目,定期邀请融通基金基金经理与投资者进行在线互动,解读行业动向,分享投资观点,并为投资者解疑答惑。
    以下是本次融通基金“嘉宾有约”在线交流实录”: 
    吴巍:非常感谢和各位持有人沟通,希望借助“嘉宾有约”栏目,就一些投资者疑问进行解答。今天坐在这里,首先因为前段净值下跌较多,给持有人造成损失,在此进行诚恳道歉。尤其是近一个多月以来,融通医疗净值下跌超过同类医疗保健基金,其中主要原因:组合中,医疗服务股票比例可能比其他同类基金持有比例过高,年初就看好该板块,1、2月收益情况不错,这两个月中,宏观经济下滑,新股IPO重新开始,导致整个医疗服务股票因为系统风险,出现大的跌幅。
    前期也缩减了医疗服务持仓比例,由于部分股票停牌,另外也没有完全预判到市场这么大的风险,部分股票处理不及时,导致净值下跌超过同类基金,反应出我们自身在组合管理方面的缺陷和失误。
    现阶段基金规模较大,有些处理要有前瞻性。前期规模一直处于净申购状态,导致我们面对这么大规模时,有些操作行为不够果断,所以我们也希望就自己的一些不足的地方进行提高,希望未来在中期机会上,能够比较好地把握,希望持有人继续信任我们。我们也会不停总结自己得失,在未来能更好地回报持有人。
    1、投资者:今年医药包括能延续去年涨势吗?该基金与医药指数相关度有多高?如何操作才能减少近期股市系统性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吴巍:去年的医疗基金的收益是非常不错的,整个医药指数涨幅在35%左右。但是,医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只有15%左右,也就是说,去年医疗股的大牛行情有很大结构性原因。正如去年创业板指数翻番,也是因为中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转型下资金选择的一个结果。
    本基金经理认为,去年的创业板指数和医药指数都具备了一定的泡沫,主要是因为业绩的增长难以匹配指数的上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A股整体市场大部分资产因宏观经济下降而前景不明朗,从而在经济转型预期下,导致资金追逐新兴成长,这其中也包括医疗服务。
那么放眼2014年,本基金经理认为,不会出现去年那么好的涨幅,而且可能由于新股IPO重启,股票供给增多,2014年可能整体的成长股会出现挤泡沫的过程,部分医药股票也将难以幸免。所以大概率事件,今年的医疗基金表现不会如去年亮丽。
    目前,减少系统风险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整体持仓比例,尤其是降低一些主题性资产的持仓。
    2、投资者:医疗今年还有行情不?
    吴巍:展望今年下半年,我认为,风险与机遇并存。
    机会来自于整个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在老龄化、消费升级、疾病谱变化等三大因素的支持下,其行业的内生增长动能仍在加速,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对于这样一个需求巨大、同时伴随体制变革的行业,未来充满着投资机会。
    风险在于,整个新股开闸、股票供给增多所带来的估值下移的系统风险。这个是本基金经理今年下半年最为关注的一个风险。
因为从行业目前自身情况看,虽然有药品降价、医保控费等不利因素,但我们认为这些因素都是医疗行业不可避免的因素。由于整个医疗需求巨大,所以未来能够继续创新来满足患者和健康人群需求的上市公司,仍然会长大。
    我想对于一个我们身边能够感知到的朝阳行业,可能会因为证券市场原因而出现短期回调。但对于一个基本面中期向上的行业,只有给多一点耐心,相信长期投资者能够分享中国医疗市场不断壮大所带来的回报。
    3、投资者:本基金这一阶段以来表现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后期医疗行业的机会如何?
    吴巍:本基金这阶段表现不太理想的原因,刚才已经跟大家做了简要答复。
    投资总是要向未来看,展望今年下半年,我认为,风险与机遇并存。
    机会来自于整个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在老龄化、消费升级、疾病谱变化等三大因素的支持下,其行业的内生增长动能仍在加速,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对于这样一个需求巨大、同时伴随体制变革的行业,未来充满着投资机会。
    风险在于,整个新股开闸、股票供给增多所带来的估值下移的系统风险。这个是本基金经理今年下半年最为关注的一个风险。
    因为从行业目前自身情况看,虽然有药品降价、医保控费等不利因素,但我们认为这些因素都是医疗行业不可避免的因素。由于整个医疗需求巨大,所以未来能够继续创新来满足患者和健康人群需求的上市公司,仍然会长大。
    我想对于一个我们身边能够感知到的朝阳行业,可能会因为证券市场原因而出现短期回调。但对于一个基本面中期向上的行业,只有给多一点耐心,相信长期投资者能够分享中国医疗市场不断壮大所带来的回报。
    4、投资者:目前医药行业的估值都比较高,虽然其成长性比较确定,但是也面临着药价下调的风险,风险与收益之间如何进行取舍?谢谢
    吴巍:刚才我们谈到,药品价格的下跌是所有从事医药行业的公司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全世界药价都有一个从上市、成长、成熟、专利到期后价格逐渐下跌的过程。所以医药的上市公司要注重创新,具备良好的新药研发能力,保持良好的产品梯队,避免产品的单一性,从而能够保持自身能够持续成长。
当一个公司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并且在成长性开始衰减时,这种公司是需要降低配置比例的。而对于那些有新产品推出,尤其是新进入医保、独家产品的上市公司,应该加大配置比例。也许它目前估值比较贵,但股票投资的是未来,只要其估值和它的市值能够获得未来现金流的支持,买入这样的公司仍然会比买入低估值公司能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如何去分析这些新药的市场空间,以及有无同类竞争品种等都能够去部分回避未来不确定的风险。
    5、投资者:吴经理,你觉得今年此基金有创新高的可能吗?
    吴巍:我每天做梦都盼着创新高,你们开心我才会开心。其实最近一个月表现不佳,使得我自己也非常内疚。虽然大家都明白,系统风险不可回避,但是看到持有人有损失,心里仍然会难受。
    我想,即使系统风险是主因,但如果自己前瞻足够的话,也可以通过组合的调整来减少一些损失,让你们开心一些。所以,再一次地谢谢大家的信任。
我自己认为,下半年能否创新高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有一条,投资一个健康向上、充满变革的行业,长期回报值得期待。
    6、投资者:请问吴总怎么看待医药商品流通行业里面的上市公司?
    吴巍:非常感谢您问了这么专业的一个问题。你们都知道,发达国家的药品流通行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中国经过过去五年的整合也出现了国药控股、华润、上海医药、广州药业、九州通等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中度呈快速提高趋势。
    但从盈利能力来说,目前国内医药流通企业缺乏核心盈利能力。这主要因为目前中国的公立医院体制下,医、药不分家,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权在医院手中,而药品流通企业只是承担搬运工角色,没有体现一个卓越企业应该有的增值服务能力。
    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现在不足之处正是未来机会所在。随着中国目前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药分家已是大势所趋,一旦医院药房和医院脱钩,类似于美国模式,医药流通企业将会获得最有价值的药品市场,其盈利模式也将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对比较漫长,取决于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
    7、投资者:融通医疗保健基金和其他的医药基金有什么区别?
    吴巍:从投资方向看,融通医疗保健和其他医疗基金没有大的区别,只是在基金契约上可能有所不同。
    我想融通医疗保健基金和其他基金的最大区别是基金经理不同吧。
    过去的管理业绩并不代表未来,但我们有信心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厚爱。
    8、投资者:银行理财经理极力推荐买161616,买了就跌,就赔钱。大盘大涨百分之2.7,此基只涨0.9,大盘跌5%,161616跌10%。其他医药基金都没跌这么多,为什么净值比估值少一半?涨的时候永远净值小于估值,跌的时候跌破底。我估计你们是重仓了创业板,你们为什么不减仓呢,换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晚才减仓呢?跌不是你们的错,是市场导致的,但是跌得比其他基金都要厉害,不止在同类的基金中,在众多基金中,这段时间的亏损也是数一数二了吧,你们完全可以控制仓位,控制风险,你们基金经理当时都干什么去了。你们要是对客户这样不负责任,谁还要你融通基金?
    吴巍:这位持有人,您好,您问的问题是最尖锐的问题。其实,我在前面的问题中,已经部分回答了近期净值比同类基金下跌要多的原因,并对此进行了诚恳的道歉。   
    我们也在反省自身对系统风险的防范以及部分股票的处置不够及时,从而导致近期表现不佳。其实,我们也想永远只呆在上涨的股票里面,永远没有下跌的股票,但这不符合客观规律。因为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买卖股票更多的要注重中期的机会或风险。其实,近期下跌的股票正是今年1、2月份涨幅最好的股票,可能因为前期收益较大,导致我们减仓不够果断,所以这也是我们正在反省的地方。希望未来我们能够像您一样,具备您希望达到的投资水平,谢谢。
    9、投资者:好吧,吴经理,我错怪你了,不好意思,只要你为我们基民着想,就是个好经理,毕竟我们散户都不容易啊,希望你管理的基金天天向上。毕竟巴菲特也说过,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通常来说,长线投资很少有意外,而短期投资却充满了意外。
    吴巍:谢谢您的理解和信任,作为基金经理我是非常愿意和持有人进行沟通,我也会知道赚钱大家都开心、损失时会有各种情绪出现,这我都能理解。但最重要的是,时刻牢记持有人利益至上,尽量减少专业上的失误,获取比业绩基准更多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