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技巧
暴跌之后,股市还会涨回来吗?
发布日期:2015-06-30    来源:融通基金

  

 

  上证综指自6月12日见至5178点之后,10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113点,跌幅达21.55%!


  过完“黑色星期五”后,我们又过了一个“黑色星期一”,市场上一片哀鸿。


  上周五,小通和大家分享了彼得?林奇的《暴跌时如何安抚自己那颗恐惧的心》,很多小伙伴在后台留言提问:股市还会涨回去吗?


  市场先生永远无法预测。面对暴跌,我们也不必过分恐慌。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三个牛市中暴跌后“涨回来”的例子吧。顺便说一下,A股历史上的几轮牛市,还从来没有以连续暴跌方式结束的。


  2007年2月"黑色星期二"


  2007年1月8日,《财经》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在《财经》杂志上刊文,提醒市场警惕股市泡沫。他在文中说,“过度的流动性已经使股市翻番;而在未来,中国股市可能会经历一次痛苦的调整,如同2001年后所发生的那样……这波牛市将与以往一样,由于政府的干预而结束。”


  1月份-2月份,中国股民们非常难熬。首先是1月末连续五天阴跌之后,市场缓慢反弹,而正当人们舒缓了一口气,静待牛市情绪恢复时,沪市在2月27日那天罕见地暴跌8.84%,收于2771.79点。
  股民们是绝望的。一个散户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这一切都是痴人的一场梦想,‘黑色的星期二’彻底摧毁了持股过年的一切美丽的愿望,财富的故事在我不过是走向贫困和窘迫的悲惨结局的讽刺。2月27日为出逃抽离资金,损失近5万元,我的损失又成了如狼似虎大资金的盘中餐,当日,我想从6楼顶跳下,了却已过半百的生命……”


  他没有跳真是万幸!因为“黑色星期二”之后,股市开始恢复上涨态势,所向披靡直到5月29日的4334.92点。

 

  

 

  2007年5月"530"


  2007年5月30日凌晨,一条震撼中国的特大重磅新闻,令人吃惊地出现在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上。这条新闻是: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条对中国股市极具杀伤力的爆炸性新闻,不仅未首播在5月29日晚7点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而是播出在当天午夜零点的央视2套的《经济新闻联播》。居然连当天出版的《中国证券报》等直属证监会的三大证券报,都没来得及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


  在这轮被戏谑为“股市地震”的下跌中,上证指数从4334点暴挫至3404点,短短5个交易日跌幅近千点,市值缩水近万亿。几百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连续三日跌停,跌幅超过40%甚至被“腰斩”的个股遍地都是……


  但是从当时多空双方的讨论来看,空方寡言少语,一向坚定的看多人士依旧把握着话语权。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表示:“(上调印花税)能更有效地为A股市场降温。政府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是加息或者大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货币环境这样的宏观举措。”他认为,A股市场最多只会出现适当的调整,并不会转为熊市。


  然而股民还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无数股民争相割肉、夺路而逃。


  这次调整直到7月初才结束,但自此之后,股市直接冲击到6124点。

 

  

 

  1987年10月
道琼斯指数


  虽然中外股市本无法对比,但举例说明尚可。例如,放大来看,1987年10月的道琼斯指数跌得很惊悚。

 

  

 

  但是如果我们把股市的线条拉得长一点呢?它不过是道琼斯历史长河中的微小波澜。

 

  

 

  彼得·林奇在文中这样讲述这次暴跌:“1987年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曾经一天之内下跌了508点,那些投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预测股市要崩溃了,但是事后证明,尽管道琼斯指数暴跌1000点之多,也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股市末日来临。


  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调整而已,尽管调整幅度非常大,但也只不过是20世纪13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调整中的最近一次而已。”


  上述活生生的例子说明:


  如果是牛市,每轮大跌,都伴随着各种惊恐不安的言论;然而最终,股价都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这不是安慰!你要相信,投资真的是一场修行。投资者需要战胜自己的恐慌,以保证更加理性的思考。

 

  来源:TOP投资家(top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