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各位持有人朋友们的一封信
对于近期教育行业监管加码,市场短期集中反映了预期扰动,却忽略了适当的机会公平有利于全社会效率长期提升,城镇化市民化的趋势正在加速。
清晰记得2018年四季度,不少外资对A股已经转向乐观,一些外资朋友提示我,没有美国的资本,只有世界的资本。对于中美关系,在美国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声音,相互制衡。但彼时,多数A股投资者依然认为中美摩擦是长期趋势,贸易和科技领域的摩擦持续加码,基本面不确定性提升是长期的。回头看,外资对自己国家政治生态的理解更准确,也看对了A股。
这一次,教育行业监管加码受到广泛关注。外资的担忧客观存在,内资却心平气和。似乎文化差异可以解释一切,但这也使得我们忽略了关键问题,为什么内资可以心平气和?内外资最关键的认知差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两点:
中国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及时的政策调整纠偏能力。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举,教育公平也是长期正确的方向,但执行力强,就可能出现中短期执行超市场一般预期的情况。此时,及时的政策纠偏能力,就是内资心平气和的底气,730政治局会议强调纠正运动式"减碳"就是体现。
市场短期集中反映了预期扰动,却忽略了适当的机会公平有利于全社会效率长期提升,城镇化市民化的趋势正在加速。一个有活力的社会,需要竞争,更需要广大人民追求更好生活的上升通道。课外辅导作为一种可选的竞争手段似乎无可厚非,但当可选消费逐渐演变成必需消费,社会资源大量消耗带来的结果,却是中产阶级上升通道并未拓宽(而是保持竞争力的成本更高了),而新城市人在城市真正立足,并发展向上的难度明显增加。这种机会的不公平,不仅妨碍的是社会公平,也会伤害中长期的社会效率。而城镇化市民化是"三孩"政策见效前,挖掘人口红利,稳定发展动力的重中之重。730政治局会议最容易被忽略的亮点就是城镇化市民化的政策细化,关键表述包括"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畅通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改进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当前市场似乎只反映短期预期扰动增加的负面影响,却没有反映教育监管加码的长期积极意义。这一次,内资的心平气和是有底气的,管理层做长期正确的事儿,各类资金共识的形成不妨就交给时间。